工商時報【魏喬怡╱台北報導】電動床床墊
為讓金融資金挺實體經濟,金管會昨(3)日公布,下(12)月起放寬金控下創投對7大新創重點產業的投資限額,未來金控下創投子公司投資7大產業,最高上限由現行5千萬提高到1.5億元,對被投資公司持股上限也不受15%限制、可100%持股。銀行局估算,13家金控下創投將多出170億元的空間可投入。
銀行局副局長呂蕙容表示,為鼓勵金融業者響應行政院通過「金融挺實體經濟-三力四挺政策專案」,此次修正放寬金控下創投對綠能科技、亞洲矽谷、生技醫藥、國防產業、智慧機械、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等7大(5+2)新創重點產業的投資限額規定。
法規放寬後,創投對7大新創重點產業投資上限提高到1.5億元。呂蕙容強調,等於投資動能可增加3倍之多(原本上限是5千萬元),且金控旗下若只有創投子公司投資,對被投資事業持股上限也不受現行15%限制。
但為控管集團投資風險,若同一金控旗下的銀行或壽險子公司已投資此新創事業,金控創投子公司要再投資,須受15%持股上限約束。
金管會指出,先前已開放金控旗下創投子公司投資文創產業,單一事業持股比率也不受15%限制,且上限金額也是1.5億元,而投資最多的以富邦金控最高,金額達1.3億元。
呂蕙容指出,國內金控目前有13家創投子公司,迄今投資規模約178億元,若以創投目前淨值計算,創投對岡山電動床「5+2」產業的投資銀彈還有170億元。
金管會表示,除了投資限額與比例放寬,今年9月30日也發布「獎勵本國銀行辦理新創重點產業放款方案」,鼓勵銀行對新創重點產業積極辦理授信,對象包括:綠能科技、亞洲矽谷、生技醫藥、國防產業、智慧機械、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等7大新創重點產業。
此次為了加速達成促進產電動看護床價格業發展、協助青年創業、支持創新事業及創造就業機會等實體經濟發展目的,修正案預告期間縮短為14日,最快12月就可上路。
D38F456E139C0621